本文转自:学习强国
“学习强国”北京7月19日电 智能手机已经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电子消费品,那么一台智能手机是如何制造出来的,围绕它又有哪些上下游的产业链供应链呢?
从产业链看,上游主要是关键零部件,如芯片、显示屏、电池、摄像头等,以及操作系统;中游为整机制造,如整机设计、组装代工、品牌厂商;下游为应用程序、销售、增值服务和运营。
高通、英伟达的芯片,三星、京东方的显示屏,索尼、松下的图像传感器,以及IOS、安卓、鸿蒙等操作系统。这些知名的跨国品牌勾勒出了一台智能手机背后的全球供应链。产业链描述了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,而供应链则侧重于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竞争合作与高效协同。
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(链博会)在北京的盛夏时节如期而至。和其他展会不同,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。参展商不仅带来了自己的产品、技术和服务,还携手自己的供应商一起参展。
还是以智能手机为例,在苹果公司的展台,唱主角的不是iPhone或iPad系列,而是它的供应商们。
电池供应商展示了引入磁悬浮传输技术的自动化生产线,使用iPhone代替摄像头做焊后图像检测,激光焊接采用了AI多模态算法,精度和效率提升的同时,也大幅提高了产线的柔性制造能力。
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带来了微型O型圈自动装配设备和APE机械手,让我们看到了智能手机音量键和控制键安装环节的极致精密,这台设备由供应商和苹果联合研发,满足了精准安装且严格的防水要求。
关键零部件,当然不能缺少外壳。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带来了铝塑清洗与分离设备、再生铝纯化设备等,将回收铝材料广泛应用于苹果的产品外观和内部构件中,比如首款碳中和Mac mini,以及iPhone相关铝合金边框等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。值得一提的是,通过技术的迭代升级,这家企业攻克了铝合金高强超导线缆制造工艺,突破了这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,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,并广泛运用于西电东输、北电南送等项目。
从原材料到组装设备,再到电池,这些供应商都来自中国。据了解,苹果公司全球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,有超过80%在中国生产。能够成为知名品牌的供应商,本身就是对企业制造能力的认可。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,对供应链是挑战也是机遇,依托供应链生态,他们双向赋能,技术、知识、理念在供应链上下游传递、共享,供应链也成为共赢链,助力我国先进制造向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跃迁。(“学习强国”记者何烨)
美港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